許多人一談到日本酒
腦中馬上浮現在餐廳裡拿著酒杯,喝著冒煙的熱酒的歐吉桑~~
當在日本餐廳點菜時,看到滿滿的酒單(好啦~其實根本不會滿滿的~)
總是搞得一團糊塗~到底本釀造是什麼?吟釀是什麼?怎麼分呢??該怎麼喝呢?
別擔心~就讓Gary帶你一探日本酒的虛實~讓你日後在女友面前(如果有的話)也能吹噓幾句唷~
首先壤我們來看一下標籤
1. 商品名: 又稱作銘柄~做為一個酒廠主人,總希望幫自己的酒取一個好聽的名字~通常會寫在正中間~字也最大
2. 製造者的姓名與地址
3. 特定名稱: 是這瓶酒的"名詞",一瓶酒最多就只有一個特定名稱,用來標示他是屬於哪種酒(這部分由日本政府規定)
以精米步合(每粒米磨去外層後剩下的比例)和添加的釀造酒精(通常是用甘蔗製成)來分,總共有八種特定名稱
使用原料 精米步合 |
米&米麴 |
米&米麴 規定量以內的酒精 |
米&米麴 規定量以外的酒精 |
無限制 |
1.純米酒 |
|
普通酒 |
70%以下 |
|
2.本釀造 |
|
60%以下 |
3.純米吟釀 4.特別純米 |
5.吟釀 6.特別本釀造 |
|
50%以下 |
7.純米大吟釀 |
8.大吟釀 |
**精米步合**
一般說來精米步合越低 米中所含脂肪與蛋白質也會越低
比較容易釀出沒有雜味的高品質酒
但是也不要一昧追求低步合 找到自己喜歡的酒才是最重要的^^
4. 任意記載事項: 酒的形容詞!! 任何用來形容這瓶酒的詞,只要是事實都可以放上來
例如:
原料米品種
|
如:山田錦100% |
生貯藏 |
釀造後未加熱便貯藏,直到出貨前才加熱處理 |
產地名稱 |
如:新潟 |
生一本 |
在單一環境中重投製造到尾的純米酒 |
貯藏年分 |
貯藏一年以上者,減去未滿一年的尾數,標示之 |
樽酒 |
在木桶中製造的日本酒,通常帶著木頭香氣 |
原酒 |
釀造後未以酒精或水調整者 |
獲獎紀錄 |
金賞,特別賞….etc |
生酒 |
釀造後未經任何加熱處理者 |
生酛 |
生酛酒母釀造法是現今最傳統的酒母釀造法。在釀造過程中不添加乳酸菌,使天然的乳酸菌從釀製過程中自然育成 |
生詰酒 |
貯藏前加熱,裝瓶前不加熱 |
山廢酛 |
全稱為"山卸廢止酛",即省去生酛釀造法的山卸工序(搗米) |
袋吊 |
將醪注入酒袋內,但是以費人工的方式將酒袋一個個綁好吊起,不施加任何壓力,讓酒體慢慢的滴出來,一滴一滴的收集進斗瓶裡 |
荒走 |
榨酒時壓榨機中一開始榨出的部分,具有蕪雜味的香味 |
「中取り」或是「中汲み」、「中垂れ」 |
上槽過程中最中間的部分,酒質最安定漂亮 |
「責め」、「攻め」、「後取り」 |
壓榨機器中出來的部分,此部分是加大壓力將最後的酒液榨出,味道比較濃厚 |
5. 標示這瓶酒是瓶清酒
6. 酒精濃度標示~
7. 原料標示
8. 製酒日期: 有時候用西元紀年 有時用造酒年度
(ex. H26BY=平成26年造酒年度=2014/7/1-2015/6/30)
9. 容量:常見以180ml為單位(稱之為一合)
有一合裝,四合裝(720ml;又稱為中瓶),一升裝(1.8L;絕對不是一公升喔~~)
Ps.基本上還會附上警告標語: 如20歲以下不能飲酒(日本法律中最具"參考"價值的一條)
懷孕或哺乳中請勿喝酒 etc
另外瓶上還會標上日本酒度和酸度!這兩樣可是用來決定這瓶酒風味的要素呢!
日本酒度:(+)值越高表示糖分越低口感越辛辣(辛口
(-)值越低表示糖分越高口感越甜(旨口
酸度:數值越高味道越濃,另外因為酸味蓋過甜味,也會變辛辣
這次就先聊到這裡~~~下次再來聊聊有關喝日本酒時的喝法以及如何挑選合自己口味的日本酒吧~>\\\<